2015年4月6日,一段疑似(后经证实)央视著名主持人毕福剑在饭桌上唱评《智取威虎山》的视频流出。视频中毕福剑唱了该京剧里《我们是工农子弟兵》的著名选段,并且边唱边戏谑,对毛泽东使用了羞辱性词汇,称他“把我们害苦了”等,网上舆论因此哗然。批毕派认为,毕福剑的言行辱毛辱党辱军辱国,必须严加处理;毕福剑等人走的是改旗易帜的邪路,必须严加防范;甚至有少数人认为,毕福剑的辩护者与“汉奸”无异。挺毕派则认为,朋友私聚,戏谑调侃,说几句不恭敬的话,不用大惊小怪;那个骗取信任、拍片并上传网络的“告密者”才是“小人”,应该严惩;这种抓住毕福剑事件不放,不断上纲上线批判的做法就是“文革来袭”。还有人轻松地认为,这不过是一个“政治笑话”,大可“一笑而过”,更不必动用国家公器做行政干预,搞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仔细梳理网上各种关于毕福剑事件的评论可以看出,其中太多评论夹杂各种动机,成为一种带有敌意的相互批判的工具、尽情的情感宣泄以及随意的主观判断。心理学家霍夫兰就“耶鲁传播与态度变迁计划”做了15年研究,其中得出的一条结论是:对他人抱有较大敌意或有精神性神经症倾向的人,是很难说服别人的。正常的社会需要争论,但需要的是有共同认可基础的理性讨论、心平气和的平等交流。在毕福剑事件喧闹过后,只有进行客观理性全面地分析,才能透过现象认清本质。
首先,必须看到毕福剑的行为确有不当之处。虽然很多人在这里拿言论自由为毕福剑辩护,但这种自由也是有边界的,即不应该以伤害他人利益,不给社会造成危害为边界。言论自由作为宪法保护之下的一项基本权利,作为一名公民的毕福剑当然享有言论的自由,他可以对任何问题,包括各种政治问题,依据客观事实来阐述自己的主观见解。但作为一名党的喉舌的媒体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毕福剑必须明白组织纪律不可逾越,他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自觉维护党的历史和形象,与组织保持一致,这是组织纪律对他的要求。不能因为是在私人饭局上酒足饭饱之后就可以降低这个要求。所以,从这一点出发对毕福剑做出组织纪律处分是应该的,也是必要的。
其次,必须对违规违纪行为进行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处理。一些人尤其是一些名人、名嘴、明星之类,为了博眼球、打知名度,置职业道德和组织纪律于不顾,口无遮拦、哗众取宠,一时甚嚣尘上。这些行为许多超越了组织纪律和职业规范,但却很少受到批评教育或组织处理,产生了很坏的示范效应。毕福剑事件给予当事人适当的处罚完全是拨乱反正、正本清源之举。但毕福剑并没有因为这段不当言论而被科刑,这说明当今中国是一个法治与文明社会,不会像文革期间那样无限上纲上线。但不被科刑不代表其言论不该受到责难。无论是从表里如一的道德要求,还是从遵循相应纪律的要求,毕福剑都需要为其错误言论承担相应责任、付出相应代价。他本人已经公开道歉,并受到了一定的组织处罚,此时就应给他以改正错误的时间与空间,对他实施必要的帮助与教育,通过“治病救人”以“惩前毖后”,通过他的幡然醒悟和改正错误,以影响和教育一批人。
再次,名人当自重。反思毕福剑事件,让人们看到,作为名人应该谨言慎行,其言行不能没有底线,也不能没有原则。因为名人的行为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个人的行为,在社会中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可能是“自媒体”,人人都可能是“记者”,名人的一言一行都被广泛关注并可能被难以置信地放大。因此,名人如果释放出正能量可以带动向善的社会风气,而如果释放出负面信息就会导致不可思议的后果。因此,名人要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公众意识,加强自我修养,遵守社会公德,凡事谨言慎行、毕福剑事件即为前车之鉴。
此外,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毕福剑事件也反映了一些党员思想政治素质低,组织纪律观念差,生活作风涣散等问题,存在腐化蜕变的可能,折射出当前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作为共产党员,理应按更高的道德标准和党性要求修炼自己,注意慎独和谨言慎行,不要把自己等同于普通老百姓,更不能做“端共产党的碗,吃共产党的饭,砸共产党的锅”的事情。
最后,此番风波也反映出当前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对毕福剑视频的内容和毕福剑事件本身的讨论,可以看出,许多人包括许多党员对党的历史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存在许多模糊、错误甚至反动的认识,反映了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凸显了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意识形态建设要落到实处,除了在学术领域进行深入的探讨,要加强全体党员的思想教育和严格管理,切实提高党员的思想认识和党性修养。同时,也要关注那些充斥着大量感性、自发言论的日常生活领域,及时发现其蕴藏的思想苗头,通过各种耐心细致透彻的说理,引导民众的认识、统一民众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