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动态
第四期:《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经典读书会
发布日期:2021-06-30 阅读:

6月16日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在1240会议室举行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读书会。校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李琼、保卫处副处长韩志强应邀作专题解读和报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全体研究生参加;读书会由教研部李建伟老师主持、导读。 

首先,李建伟老师从经典研读的意义、新时代内涵以及当前伟大实践等多角度阐释了开展《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研读的价值,指出了经典研读的价值依存、具体方法等。然后,读书会由杨梦佳同学具体领读。杨梦佳介绍了《提纲》的写作背景和主要内容。《提纲》是马克思1845年春旅居布鲁塞尔时写作的。1888年,恩格斯出版《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单行本时把《提纲》作为附录首次公之于世。1926 年,前苏联马克思恩格斯研究院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文库》第 1 卷,其中首次收录了马克思1845年写的《提纲》原稿。《提纲》着重论述了科学的实践观,并以此为基础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观点。恩格斯称《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 


《提纲》共十一条,主要内容分三个方面:一是批判了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唯心主义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的错误,阐明了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的新唯物主义哲学与旧哲学(包括旧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二是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唯心史观,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几个基本问题;三是从阶级基础、哲学功能和使命等角度阐述了新、旧哲学的区别。《提纲》揭露了旧唯物主义哲学的阶级局限性,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基础和历史使命。

李琼老师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学术思考,从实践观的角度作了《当前研究生教育的现状、问题》的汇报,指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就是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认识事物、把握事物,历史地辩证地看待问题,把握总体性的实践观,研究生学习、工作、认知社会、改造社会都要坚持科学的实践观。韩志强老师作了《提纲》的解读报告,他以人工智能的实践为阐释点,指出经典的研读不能停留于文本解释文本,而是要立足于当下正在发生着的深刻实践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通过对《提纲》的导读和解读,同学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包晓菲、杨梦佳、张雯煜等同学重点围绕《提纲》的第一、三、七、十一条从马克思的哲学转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人的社会性本质、哲学革命等方面结合当今思想政治教育热点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其他同学结合对《提纲》的理解和自身的实践阐述了各自的“新解读”。



最后,李建伟老师对本次读书会做了总结。他指出,马克思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把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从而把认识论建立在实践观之上,确立了能动反映论的基本思想,实现了对旧哲学的超越。本次研读会的特色是结合最切实的实践进行经典的理解,通过邀请具有教育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水平的专家来辅助研究生进行经典阅读,可以帮助我们的研究生同学从当前我校学生教育的具体实践出发,对自身所处的学情、校情、社情进行更深刻和清晰的认识,十分有利于开展未来的学习和研究。经典文献常读常新,作为新时代的研究生应当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做到“破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的比翼齐飞、知行合一。要积极投身到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自觉聚焦“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两个大局,在实践中把握和体会经典文献的理论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