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精神,引领广大思政教师提升思政教学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6月9日下午,我院联合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浙江大学“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邀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兼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王易教授作“打造高精尖水平思政金课”专题讲座。我院执行院长李梦云、浙江大学教授马建青、我院师生及相关单位思政课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马建青主持。
马建青教授对王易教授的应邀表示真诚的感谢。他向参会教师介绍,王易教授是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与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希望广大思政教师通过认真聆听王易教授的讲座,学习借鉴中国人民大学的先进教学经验和方法,运用到今后的教学工作中,着力提升教学水平和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易指出,高校思政课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极为关心的重要课程。办好思政课,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重要使命。中国人民大学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点学科、思政课作为重点课程加强建设,全面打造高精尖水平的思政“金课”,在全国思政课改革创新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她详细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平台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的经验:
第一,搭建平台,汇聚资源。王易教授详细演示介绍了人大高精尖创新中心的平台资源,她将其概括为“6+1”模式,包括即时资讯、文献支撑、教学资源到数字化教学、质量评估、实践育人六个平台和一网络集体备课平台。这些优质的资源满足思政课教师制作教学课件、创新教学互动等需求,成为全国思政课教师的能量枢纽。
第二,深耕内容,创新形式。高精尖创新中心打造了包括课程精讲、经典教学案例库和知识点集萃在内的一体化教学资源。其中名师大家讲党史、疫情防控系列公开课、学习二十大精神等公开课已经成为高浏览量的经典课程。研制的系列VR精品课件、XR项目,创设虚拟仿真沉浸式的教学体验,推动了精湛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深度融合。一系列微视频课程开拓了思政课可视化教材的新模式,为全国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贡献力量。
第三,锻炼队伍,提升素养。高精尖创新中心通过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同备一堂课”,百万师生“同上一堂课”的活动,推动思政课建设从同向同行到共建共享的深度融合;“青椒论坛”打造出金字招牌,汇聚优秀的青年思政课教师在此交流教学心得、研讨教学技能、提升教学能力。高精尖创新中心和集体备课平台由此成了立足北京、辐射全国,服务大中小学全体思政课教师和学生的“金字招牌”,为全国思政课教师提供了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服务。
在交流答疑环节,王易教授详细解答了各位思政课专职教师的提问,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为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实践提出中肯的建议。她勉励思政课教师既要关心了解学生思想,又要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改善教学方法。贯彻教学相长原则,不止要注重课堂的输出,也要注重课后的沟通反馈。
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李梦云对此次讲座进行了总结。她指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以及他们精心打造的高精尖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资源平台,彰显了使命担当性、引领示范性、共建共享性、止于至善性,为我院的思政课建设提供重要的指导和启示。她要求我院全体思政课教师要认真吸收王易教授的讲座精神,充分利用高精尖创新中心的平台资源,学习借鉴人大马院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