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下沙校区E412会议室召开了2025年第3次全体教职工大会。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郑群雄主持,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会议。
郑群雄传达学习了近期重要会议及文件精神。包括《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全省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省教育强省建设大会精神。郑群雄指出,学院教师要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学理阐释,聚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全体党员教师应重视自身的理论学习和党性修养提升,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发挥作用为重点,持续推动理论武装走深走实,争做“四有”好老师的示范标杆,矢志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郑群雄要求,要推动思政课创新发展,打造特色课程、擦亮特色品牌、建强教师队伍,增强时代感、针对性、吸引力。要突出问题导向,发挥浙江特色,注重实践效果,不断了解教育领域及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郑群雄强调,要聚焦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德育贯穿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全过程。要坚持思政课建设和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把德育工作做得更到位、更有效。要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副院长于希勇和学院学科办公室主任廖文介绍了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征求意见稿)的有关内容。会上详细解读了学位授予的各项标准和要求,包括学位论文要求、学位授予条件和程序等关键方面,指出此次修订紧密结合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要求,强调了学位授予工作对于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性,鼓励教职工们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共同完善学位授予体系,为研究生发展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会上,学院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省民族宗教研究会会长莫幸福和学院陆丽青教授还分别进行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主题讲座。莫幸福以“国际关系中的宗教”为主题,从国际视野出发,深入剖析了宗教在国际关系中扮演的角色和产生的影响,为教职工们带来了新的思考视角。陆丽青则围绕“在思政理论课中融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展开讲座,结合思政教学实际,详细阐述了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融入课程的必要性、内涵及具体方法,为教师们在教学中落实相关内容提供了有益思路。
此次全体教职工大会不仅是对近期重要会议及文件精神的深入学习,更是对学院未来发展方向的全面部署和展望。学院将继续秉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与思政课建设同步推进。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特色,为浙江发展建言献策,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