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动态
马克思主义学院与艺术学院顺利举办艺术思政研讨会
发布日期:2025-03-13 阅读:

3月1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与艺术设计学院在E412举办艺术思政研讨会,探索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学校课程思政中心副主任向荣、主管张兴琳,艺术设计学院党委书记、校美育工作部部长郑晓春,副书记张娟,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吴太贵,两院教师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郑晓春主持。

向荣主要从课程思政政策读解、项目如何申报、课程思政建设的方法和技巧三个方面介绍了课程思政相关工作。从宏观层面梳理课程思政的建设背景和相关政策,介绍了教育部、浙江省和学校三个层面的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申报注意事项,从专业课程角度分享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方法和技巧。

张兴琳对近年来申报课程思政课题情况进行了数据分析,指出希望通过研讨共建,促进课程思政要素的有机融合,产出更多的教学成果。

会上,郑晓春表示,希望两个学院能围绕“艺术思政”开展更多的交流和合作,进一步构建“艺术思政”大课程体系新格局,激发高校思政教育新活力。

吴太贵立足两院合作的长远格局,从目标导向、机制创新、发展路径三个维度进行了总结,要在育人目标上同心同向,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要在协同机制上共建共利,双方在课程申报、学生科技竞赛、理论宣讲等方面加强合作;要在发展路径上深耕深植,学院可持续的合作,借助数字化技术促进思政课创新提质。

两院教师就如何加强两院合作展开交流。艺术设计学院教师分享了三个实践方向:一是挖掘专业课中的文化内涵,打造具有专业特色的思政教学方式;二是借助数字技术,将理论转化为动态视频、互动展演等新形式,让思政课更直观;三是探索艺术创作与思政元素的结合点,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价值观。现场演示了用数字媒体技术呈现传统文化的案例,展现了传统理论的创新表达。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积极回应,认为艺术能为思政课注入活力:生动的视觉表达能让抽象理论更容易理解,情感化的艺术创作能增强课堂感染力,跨学科合作可以开拓教学新思路。双方一致认为,艺术与思政的融合可实现“思想有深度、课堂有温度、育人有效度”的协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