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通告
俞良早教授学术讲座通知
信息来源:院办ljf 发布日期:2010-10-26 阅读:

    讲座时间:周四(28日)下午14:30

    讲座地点:下沙校区学院会议室

    讲座题目: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若干问题的讨论

         俞良早:湖北武汉人,19517月生。19829月由浙江大学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专业研究生毕业,获法学硕士学位,分配至湖北大学工作。19926月晋升副教授,19936月破格晋升教授。1996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被选拔为湖北省省级重点学科的带头人。1998年获教育部授予的“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999年获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的“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002年调南京师范大学工作,任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国家重点学科首席带头人、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省级重点学科首席带头人,任全球化与东方社会主义研究所所长、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任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其主要学术贡献:

        1、对列宁十月革命战略思想的新认识。俞良早通过研究列宁的《论欧洲联邦口号》、《四月提纲》和十月革命时期列宁的其他著作,确认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和十月革命过程中没有提出俄国一国社会主义首先胜利的思想。他领导发动十月革命是力图以俄国革命促进西方革命,使西方国家取得社会主义胜利,从而有利于俄国在西方社会主义国家的帮助下走向社会主义胜利。直到1920年底即国内战争结束时列宁才提出俄国“一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一理论体现了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他还通过研究十月革命时期列宁国有化的思想,确认列宁领导进行国有化不是为了展开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而只是为了巩固无产阶级专政,从而纠正了长期以来人们将列宁国有化思想看成为社会主义改造思想的偏差。

        2、拓展了列宁理论研究的领域。列宁的东方社会理论,中外学术界从来有人提及。俞良早考察和研究了列宁东方社会理论的形成过程,研究和论述了它的主要内容,阐述了它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东方列宁学”是中外学术史上的一个新概念,是一个新学说体系的构建。他通过深入的研究,在发表大量论文的基础上出版学术专著《创论“东方列宁学”》。他提出,所谓“东方列宁学”,指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俄罗斯、越南等东方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人民在改革过程中对列宁主义的研究、认识和理解。这个概念蕴含着下述深刻的意义:其一,在东方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视野下认识和掌握列宁的学说;其二,站在东方科学社会主义事业的基地上去认识和掌握列宁的学说。他认为,提出“东方列宁学”,意味着肯定一个事实,即20世纪20年代形成的对列宁主义的传统认识,存在着不科学和不正确的因素。提出“东方列宁学”,也意味着对“西方列宁学”即西方学者许多观点的否定和批评。

        3、倡导并研究“马克思主义东方学”。俞良早在一系列论文和著作中提出,“马克思主义东方学”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及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等关于东方社会发展的学说,特别是他们关于俄国、中国等东方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沿着社会主义轨道实现发展的学说。“马克思主义东方学”不仅是一个新的学术概念,而且是哲学社会科学的一个新学科,如同人们所熟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历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一样。作为哲学社会科学新学科的“马克思主义东方学”。研究对象是俄、中等东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沿着社会主义轨道实现发展的规律。

        俞良早长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多年来共发表论文和文章300余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有关专题全文转载100多篇次。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等摘要转载50多次。据《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记载,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俞良早1998年论文被引用次数排序第一名;2000年发表论文篇数分值排序第一名;2001年论文被引用次数排序第二名;2002年发表论文篇数分值排序并列第三名,论文被引用次数排序并列第三名;20012004年发表论文篇数分值排序第一名,论文被引用次数排序第三名。出版的学术著作有《列宁主义研究》、《列宁后期思想探要》、《邓小平理论与列宁后期思想》、《邓小平理论发展史》、《东方视域中的列宁学说》、《创论“东方列宁学”》、《东方社会主义行进中:共产党执政与觉的建设》、《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研究》、《关于列宁学说的论争》等等。

        俞良早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重点项目3项和厅局级重点项目6项。当前主持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项,主持南京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1项,主持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重大项目1项。

        1998年、2003年、2006年先后获教育部颁发的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2009年获中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1项。曾获湖北省人民政府、江苏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