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题目 | 刊物名称 | 作者 | 级别 | 发表年度 | 
| 海德格尔思想中的家乡概念 | 社会科学战线 | 张文喜 | 一级 | 2003 | 
| 走出中国经济学的误区 | 社会科学战线 | 王淑贤(2) | 一级 | 2003 | 
| 海德格尔的自然阐释学思想阐释 | 哲学研究 | 张文喜 | 特级 | 2003 | 
| 论术数对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响 | 哲学研究 | 何丽野 | 特级 | 2003 | 
| 科学精神的永恒丰碑--读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序”和“跋” | 马克思主义研究 | 陈荣富 | 一级 | 2004 | 
| 论“回到马克思”的解释学张力 | 社会科学战线 | 张文喜 | 一级 | 2004 | 
|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丰富和发展 | 世界宗教研究 | 陈荣富 | 一级 | 2004 | 
| 历史唯物主义岂能谋取神学的支持 | 学术月刊 | 张文喜 | 一级 | 2004 | 
| 民营企业发展的法制环境建设研究 | 政法论坛 | 朱团钦 | 一级 | 2004 | 
| 库恩的“范式”和解释学的前“结构” | 自然辩证法研究 | 石敏敏 | 一级 | 2004 | 
| 论高校心理咨询中的“咨访代沟”问题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 姚月红 | 一级 | 2005 | 
| 摆脱急功近利思想 诚实应对考试 | 光明日报 | 沈国桢 | 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 | 2005 | 
| 厉行节约:大学生应尽之责 | 光明日报 | 沈国桢 | 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 | 2005 | 
| 构建良好的软环境:中国建设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 | 教育发展研究 | 杜利平 | 一级 | 2005 | 
| 马祖与中国禅宗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 世界宗教研究 | 邱环 | 一级 | 2005 | 
| 马克思在殖民问题中的历史进步观论析 | 学术月刊 | 张文喜 | 一级 | 2005 | 
| 列奥.施特劳斯:哲学与政治哲学 | 哲学研究 | 张文喜 | 特级 | 2005 | 
| 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学科发展战略及其启示 | 中国高教研究 | 杜利平(2) | 一级 | 2005 | 
| 让学生在严格要求与热情关爱中健康成长 | 光明日报 | 廖曰文 | 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 | 2006 | 
| 世贸组织框架下我国农业保护的现实选择 | 国际贸易问题 | 朱团钦 | 一级 | 2006 | 
| 历史阐释的政治学语境与唯物史观的政治意蕴 | 马克思主义研究 | 张文喜 | 一级 | 2006 | 
| 马克思的读者施米特和政治技术化批判 | 社会科学战线 | 张文喜 | 一级 | 2006 | 
| 论马克思自由观的当代视野 | 学术月刊 | 张文喜 | 一级 | 2006 | 
| 马克思主义不是“新现世宗教” | 马克思主义研究 | 陈荣富 | 一级 | 2007 | 
| 评《中国产业:国际分工地位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 世界经济 | 许新三 | 一级 | 2007 | 
| 《<黑格尔法哲学评判>导言》不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奠基工作 | 世界宗教研究 | 陈荣富 | 一级 | 2007 | 
| 马克思、恩格斯的宗教世俗化理论——兼评伯格的“非世俗化”理论 | 学术月刊 | 陈荣富 | 一级 | 2007 | 
| 重新认识马克思辩证法的真理性 | 哲学研究 | 张文喜 | 特级 | 2007 | 
| 陈训慈与浙江图书馆 | 大学图书馆学报 | 吴忠良 | 一级 | 2008 | 
| 水火交融 | 光明日报 | 何丽野 | 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 | 2008 | 
| 价格差异中的差别定价和价格歧视——以火车硬座和硬卧为例 | 价格理论与实践 | 朱团钦 | 准一级 | 2008 | 
| 基于CAS视角的企业集成创新研究 | 科技进步与对策 | 王淑贤 | 准一级 | 2008 | 
| 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政治哲学的意义 | 社会科学战线 | 张文喜 | 一级 | 2008 | 
| 斯大林的国际关系理论述评 | 社会科学战线 | 詹真荣 | 一级 | 2008 | 
| 如何对待马克思、恩格斯文本中的文字删节? | 哲学研究 | 何丽野 | 特级 | 2008 | 
| 教学:高校教师的首要学术责任 | 中国高教研究 | 杜利平 | 一级 | 2008 | 
| 实施“读写议”教学: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的成功之道——来自浙江工商大学的调查和启示 | 中国高教研究 | 杜利平 | 一级 | 2008 | 
| 民营企业家从自利性向公共性展开的途径 | 管理世界 | 陈绍芳 | 特级 | 2009 | 
| 战后世界典型国家农地流转的实践及其启示 | 社会科学战线 | 熊乐兰 | 一级 | 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