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告公示
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招收公告(2023年)
发布日期:2023-12-20 阅读:

一、学校简介

浙江工商大学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商务部和教育部共建大学,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统计学、工商管理学科入选浙江省优势特色学科名单。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历史学、哲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0大门类。学校拥有“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4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3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2个。学校拥有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0个专业学位授权点,设有7个博士后流动站。学校拥有双聘首席科学家、名誉教授、教育部重大人才计划特聘教授、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人文社科领军人才、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国家海外引才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浙江省特级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教育部重大人才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入选者等高层次人才。近年来,学校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成果突出,曾多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优秀成果奖,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社科成果文库、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数连年排名全国高校前列,位居省属高校之首,以“双一流”为引领,工商融合、文理融通,凝心聚力、锐意创新,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治理,努力建设立足浙江、服务国家、贡献人类的卓越大学。

流动站简介

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流动站依托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是浙江省委宣传部部校共建的第一家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 年设立马克思主义法学目录外二级学科博士点,2021年获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浙江省 A 类一流学科、浙江省优势特色学科,已形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中共党史党建等研究方向。本学科利用浙江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的地域优势,依托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工商大学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团队等,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方向已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同时注重建设好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等学科方向,大力发展中共党史党建学科,整体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

近年来,本学科紧跟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强调对当代世情、国情、党情、社情的研究,学院教师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56项(含重大、重点等项目28项);发表学术论文506篇;出版学术著作56部;获省部级及以上肯定性批示 36 项,获省部级等成果奖 17 项。

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流动站热忱欢迎优秀博士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三、招收计划

学科

分类

合作

导师

研究方向

主要在研项目

招收

人数

招收

专业

联系

邮箱

马克思主义理论

何显明

中国式现代化、现代国家建构及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内生逻辑,中国式现代化的国家叙事

2人

政治学理论、中共党史党建

hxm717@126.com

马克思主义理论

李梦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文化

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的实践及经验研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研究

2人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党史党建、哲学等相关专业

lmy999_love@163.com

马克思主义理论

曾建平

思想政治教育、道德与文化、生态文明

新时代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研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生态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研究

2人

哲学、社会学、中共党史党建

okzengjianping@126.com

马克思主义理论

陈华兴

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形态与当代发展、政治学理论与现实重大问题研究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逻辑研究

2人

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等相关专业

87053209@163.com



四、进出站考核条件及待遇标准


博士后人员类型

进站要求

出站考核要求

薪酬标准

(万元/年)

科研启动费(万元)

考核津贴与出站待遇

考核津贴

出站待遇

师资博士后A1

有意向到浙江工商大学就职,科研成果已达到所在学科常规师资引进标准。

发表 1 篇 A++或2篇A+期刊论文,且主持 1 项 A 项目或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

35-40

5-8

1.中期考核合格,一次性发放 1 万元津贴;2.出站考核合格,一次性发放 1 万元津贴。

达到出站要求,经学校考核择优留校任教,另行发放一次性补贴10 万元。

师资博士后A2

有意向到浙江工商大学就职,具有一定科研成果,原则上应已发表 A+以上期刊论文。

达到所在学科当年常规师资引进标准。

30

4

学科博士后

具有一定科研成果,学术水平与所在学科相符。

发表 1 篇 A+或 2 篇A 期刊论文。

25

3

/

在职联合培养博士后

具有一定科研成果,学术水平与所在学科相符。

发表 1 篇 A 期刊论文。

根据签订的博士后培养协议执行

/


说明:

1)出站考核论文应是博士后人员本人为第一作者或博士后合作导师为第一作者博士后人员为第二作者并以浙江工商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发表,项目应以浙江工商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设站学院可根据学科特点,在此基础上制定具体出站考核要求并报学校博士后工作办公室备案。

2)学校鼓励合作导师或招收学院、学科平台等对博士后人员提供额外补贴或奖励。

3)以上薪酬均为税前收入,并含五险一金(外籍博士后人员除外)。

4)用于考核的成果统计时间为进站之日起至考核之日。

5)博士后人员留校任教的,引进待遇按照当年标准执行。

6)进站要求和出站考核要求中所涉及的成果,按照科研管理部门最新文件认定。

五、招收条件

(一)思想积极上进,具有良好学术品德,身体健康;

(二)具有博士学位(博士毕业6个月内,尚未获得博士学位证书的,可用毕业单位学位主管部门出具的同意授予博士学位的证明代替);

(三)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四)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

(五)学术水平与所在学科相符,科研成果达到学校和流动站规定的入站标准;

(六)本校毕业的博士,首站不能申请进入学校同一学科的流动站,博士后合作导师原则上不能由攻读博士学位的指导教师担任。国家级工作站联合培养的博士后人员可不受此限制;

(七)非首次入站的博士后人员,前期出站考核应为合格等次以上。

六、招收程序

(一)个人申请

自公告发布之日起,申请人员根据自身专业方向、条件和意愿,联系合作导师,同时导师博士后流动站提交以下申请材料:

1.《浙江工商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申请简表》(下载网址:https://rsc.zjgsu.edu.cn/934/list.htm);

2.2封本领域专家的推荐信(留学境外博士至少提供1封国外教授专家推荐信);

3.表明申请人员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的成果清单(包括学术论文、科研项目、荣誉奖项、专利证书等)及佐证材料;

4.申请联培博士后还应根据联培单位要求,提供其他有关申请材料。

材料电子稿发送合作导师博士后流动站联系邮箱纸质稿1邮寄要求顺丰或EMS邮寄,其他快递不接收)至: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白杨街道学正街18号(浙江工商大学下沙校区)E教学楼439-1办公室,联系电话:0571-28008780,廖老师收。

(二)流动站审核

博士后流动站组织面试考核小组,对入围面试的申请人员进行思想品德、学术水平、科研能力、综合素质等考核,择优招收。

(三)学校审批

博士后流动站将拟招收人员报学校博士后工作办公室,经学校博士后工作办公室复核以后,进行政审、体检和公示。对公示无异议的拟招收人员,由学校博士后工作办公室报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审批。

七、导师简介



何显明1964年生,管理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原任浙江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现任浙江工商大学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专家、省151人才工程第层次重点资助对象、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兼任浙江省马克思主义学会会长。

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年度项目3项,省级社科规划重大、重点项目10余项。研究的主要领域包括:一是作为浙江省重点学术创新团队“地方政府管理创新实践研究”牵头人,立足浙江改革开放以来走在前列的实践经验,从理论上梳理总结市场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地方治理模式演进轨迹,提炼地方治理创新的内在逻辑。在《中国行政管理》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有《市场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逻辑》、《顺势而为:浙江地方政府创新实践的演进逻辑》等专著。二是立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和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结合,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实践进行理论总结。在《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亚太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有《毛泽东的文化心路历程》等专著。三是在国内较早就国家治理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大理论问题,中国共产党探索和建构现代化国家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实践逻辑等问题展开系统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等权威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出版有《治理民主:中国民主成长的可能方式》等专著。目前主要从事中国式现代化的国家制度建构叙事研究。

电子邮箱:hxm717@163.com




曾建平1967年生,江西新干人,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专业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博士后,二级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伦理学原理与应用研究。曾任井冈山大学副校长、副书记、校长(2008-2015,2015-2022)、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正厅长级,2022-2023)。兼任同济大学伦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博士生导师、温州医科大学“领雁计划”特聘导师。被评为第二批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省政府和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中国伦理学会教育伦理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伦理学会环境伦理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首届全国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

在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出版《自然之境:“消费—生态”悖论的伦理研究》、《环境正义——发展中国家环境伦理问题探究》、《自然之思:西方生态伦理思想探究》、《寻归绿色——环境道德教育》等专著11部;在北京大学出版社等出版《动物权利与人类义务》、《生态主义导论》等译著(含合译)4部、在天津出版集团等主编出版《护理伦理学》教材等2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报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获省部级科研一等奖2项,二、三等奖项18项。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时代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研究》、《“消费—生态”悖论的伦理学研究》2项、一般项目和后期资助等其他项目4项、教育部、省部级项目20多项。19次被评为国家社科基金办认真负责鉴定专家。

电子邮箱:okzengjianping@126.com




陈华兴1960年生,浙江杭州人,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哲学博士。现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名誉院长,浙江省文史馆馆员,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浙江省马克思主义学会副会长,浙江省党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获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人才,浙江省 “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和重点资助人才,浙江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浙江省突出贡献专家等荣誉。

主要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政治学理论与实践等。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的时代价值与理论实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在逻辑”,中宣部马工程重大项目“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现实意义、历史经验与实践探索研究”等30余项。主要著作有《时代·理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等。主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1-12卷)《浙江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报告》等。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世界宗教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等报刊发表论文80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刊全文转摘20余篇。先后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8项,获中宣部、省级重大理论研讨会一、二、三等奖12项,获习近平等领导肯定性批示10余项,获浙江工商大学师德先进个人称号。

电子邮箱:87053209@163.com




李梦云,1978年生,湖南祁阳人,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首席专家、执行院长,浙江工商大学党史党建教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全国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浙江省高校创新领军人才,浙江工商大学“西湖学者”领军人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分会常务理事,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程研究会会长,浙江省马克思主义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浙江省伦理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浙江省理论宣讲名师工作室负责人,浙江省高校优秀思政课教师,浙江工商大学“商李芳华•我最喜爱的教师”,浙江工商大学首届“我心目中的好导师”。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人民日报》等发表论文70余篇,多篇文章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专项、中央马工程委托专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共青团中央重大项目等省部级及以上项目24项、其他各级各类课题20余项。曾获首届全国⾼校思想政治理理论课教学展示一等奖、第十届浙江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等多项省部级教学比赛大奖。受邀参与人民网“百年历程的伟大精神”宣讲,多次受邀参与浙江卫视大型电视理论节目“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录制。

主要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文化研究、知识分子研究。

电子邮箱:lmy999_love@163.com



、联系方式

联系人:廖文

联系电话:0571-28008780

邮箱:12927139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