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动态
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高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名师工作室建设研讨会
发布日期:2025-10-22 阅读:

10月20日,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高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暨名师工作室建设研讨会。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大连海事大学曲建武教授特邀参会,校党委副书记方向明出席会议。校学生工作部、马克思主义学院曾建平教授等相关科室负责人、“爱的教育”名师工作室负责人李建伟、“勤棋书话”工作室负责人冯一秦,学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工作室骨干教师代表参会。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郑群雄主持。


方向明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高校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在我校思政教育中的探索和所取得的成绩。他从“每一位浙商大的学生,都应被关心关爱”的教育初心出发,指出学校和教师应主动构建学生成长成才的关爱引导教育体系,让关注关心关爱学生成长成为学校第一要务。高校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应进一步明确在育人工作中的角色定位,思政课教师加强教学改革创新,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不断创新更加鲜活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感染学生。辅导员应本着关爱学生的初心,积极走进学生心中,服务学生成长的全生命周期,高效且有情感地帮助学生处理日常学习生活问题,提升育人质量。两支队伍应当互补互长,实现高质量的协同育人,进一步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提升育人实效,提高育人的综合质量。

曲建武结合自身数十载育人实践,指出高校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两支教师队伍进行协同育人是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提升思政教育质量的使命呼唤。两支队伍应秉持“爱的教育”的初心,充分掌握生情学情,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课上课下协同,以发自内心的关爱为学生办实事,办更多事,并强调了思政课教师自身协同的重要性。曲建武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关爱教育的具体方式方法上给出了充满新意、富有活力的建议,让在座的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受益匪浅。

曾建平则对“爱的教育”进行了深度解读,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出发,认为以关爱学生为根基的“爱的教育”主要包括:说的“爱的教育”、写的“爱的教育”和做的“爱的教育”,强调在教育生活和实践中探索“爱的教育”,领悟“爱的教育”,践行“爱的教育”。曾建平指出教师要及时回应和关爱学生的需求,并对“爱的教育”的核心要旨进行了阐述,认为基于学生发展的“爱的教育”就是“对学生多样性的需求有人注意到,有人能满足”。

李建伟从“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就没有好老师”的论断出发,综合阐述了以名师工作室为载体,创设桥梁,创建高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生态系统,建设高质量的“大思政”“新思政”。在名师工作室建设上,李老师从名师工作室产生的必然性、行动框架与个案分析等方面,全面阐述了“爱的教育”工作室的理念、理论依据、建设方案。冯一秦结合我校具体的学生生活、学习、发展实际,强调以实践为导向,通过多姿多彩、符合学生现实需求的具体形式,实现与学生的精准对接、深入互动和融合发展。

会议最后,郑群雄进行总结讲话。他指出,今日的研讨会就是一场生动的爱的教育,就是一场高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现场“论道”。不同的时代孕育不同的精神,新时代需要所有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既要成为指导学生专业发展的“经师”,更要成为以高尚人格魅力为学生引路的“人师”,承担起铸魂育人的时代使命。